一夜白头写就《千字文》!千字无一字重复,影响中国人1400 年,至今仍在学
你能想象吗?一堆散乱无序、整整一千个各不相同的汉字,要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编成一篇既流畅通顺、又合辙押韵,还饱含深意的文章。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能想象吗?一堆散乱无序、整整一千个各不相同的汉字,要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编成一篇既流畅通顺、又合辙押韵,还饱含深意的文章。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明代初期重要书法家。他在永乐年间因善书被选为翰林典籍,后官至侍讲学士。
诸葛白岩楷书《芥舟禅友草书千字文序》,折本27.7×19.6厘米,日本四天王寺大学图书馆,恩赖堂文库藏。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千字文》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
夜深人静,思绪沉淀。今天的《倾·听》,我们一起翻开南朝智者周兴嗣用一千个不重复汉字写成的东方百科全书——《千字文》。它被清代学者赞为“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这部千古奇文,如何在一夜之间诞生?又如何用千字浓缩宇宙万物
在书法艺术的灿烂星空中,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卷》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此作纵26.5厘米 ,横387厘米,创作于嘉靖乙巳(1545年)八月十日,彼时文徵明已七十五岁高龄,却依然笔力纵横,为后世留下这一瑰宝。
在中国书法史上,《千字文》是历代书家锤炼技艺的经典题材,而文徵明所书《行书千字文卷》,更是将这份经典演绎出独特的文人雅韵。这幅纸本作品纵31厘米、横284厘米,篇幅虽不算恢弘,却以精谨的笔墨、从容的气韵,成为文徵明行书创作中的代表性佳作,也为后世书法爱好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